《政府会计制度》报表重点内容解读与案例
- 查看目录
- 打开笔记
- 课程答疑
- 我要纠错
- 返回三分屏
- 政府会计制度报表解读1 正在学习
- 政府会计制度报表解读2 未学习
- 政府会计制度报表解读3 未学习
- 政府会计制度报表解读4 未学习
- 政府会计制度报表解读5 未学习
- 政府会计制度报表解读6 未学习
- 政府会计制度报表解读7 未学习
- 政府会计制度报表解读8 未学习
政府会计制度报表解读1
《政府会计制度》报表重点内容解读
第一讲 会计报表
一、会计报表的概述
新的政府会计制度的创新点之一在于其“双报告”的特点。所谓“双报告”即通过财务会计核算形成财务报告,通过预算会计核算形成决算报告。
(一)财务会计报表
1、概念: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表是反映单位一定时期财务状况、收支情况和现金流量的书面文件,是上级部门了解单位情况,指导其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资料,也是编制下年度财务收支计划的依据。编制和分析会计报表是会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2、附表和附注
附表和附注是为帮助使用者深入了解主要会计报表的有关内容和项目而以表格的形式对主要会计报表所作的补充说明和详细解释。它是单位会计报表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预算会计报表
1、概念: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报表是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结果的书面文件。它由会计报表和报表说明书组成。
2、形成与作用: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报表,是根据日常核算资料,通过整理、汇总而编制的用以反映会计主体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结果的书面文件。它综合、系统、全面地反映了单位预算收支活动的情况。
二、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
为了充分发挥会计报表的应有作用,行政事业单位必须按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统一规定的格式、内容和编制方法编制会计报表,做到数字真实、内容完整、报送及时。
(一)数字真实
1、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报表必须真实可靠、数字准确,如实反映单位预算执行情况。
2、编报时要以核对无误的会计账簿数字为依据,不能以估计数、计划数填报,更不能弄虚作假、篡改和伪造会计数据,也不能由上级单位以估计数代编。
3、各单位必须按期结账,一般不能为赶编报表而提前结账。编制报表前,要认真核对有关账目,切实做到账表相符、账证相符、账账相符和账实相符,保证会计报表的真实性。
(二)内容完整
1、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报表必须内容完整,按照统一规定的报表种类、格式和内容编报齐全,不能漏报。
2、规定的格式栏次不论是表内项目还是补充资料,应填的项目、内容要填列齐全,不能任意取舍,使之成为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以保证会计报表在本部门、本地区以及全国的逐级汇总分析需要。
3、各级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系统内的特殊情况和特殊要求,规定增加一些报表或项目,但不得影响国家统一规定的报表和报表项目的编报。
(三)报送及时
1、按期报送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报表必须按照国家或上级机关规定的期限和程序,在保证报表真实、完整的前提下,在规定的期限内报送上级单位。
2、如果一个单位的会计报表不及时报送,就会影响主管单位、财政部门乃至全国的逐级汇总,影响全局对会计信息的分析。为此,应当科学、合理地组织好日常的会计核算工作,加强会计部门内部及会计部门与有关部门的协作与配合,以便尽快地编制出会计报表,满足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需要。
三、会计报表的分类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为反映不同的经济内容,可以按以下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一)按照内容和形式分类
1、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资产负债表的项目应当按会计要素的类别分别列示。
2、收入支出总表。收入支出总表是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年度收支总规模的报表。收入支出总表按单位实有各项收支项目汇总列示。
3、支出明细表。
支出明细表是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预算执行情况的报表。支出明细表的项目应当按“国家预算支出科目”列示。对于用财政拨款和预算外资金收入安排的支出应按支出的用途分别列示。
4、附表。
附表是指根据财政部门或主管会计单位的要求编报的补充性报表,如基本数字表。附表按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规定的项目列示。
5、报表说明书。
报表说明书包括报表编制技术说明和报表分析说明。报表技术说明主要包括:
报表技术说明主要包括:
采用的主要会计处理方法,特殊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情况、变更原因以及对收支情况和结果的影响等。
报表分析说明一般包括:
基本情况,影响预算执行、资金活动的原因,经费支出、资金活动的趋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对上级会计单位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二)按照编报时间分类
1、月报。即月报是反映行政事业单位截至报告月度资金活动和经费收支情况的报表。月报要求编报资产负债表、支出明细表。
2、季报。即季报是分析、检査行政事业单位季度资金活动情况和经费收支情况的报表,应在月报的基础上较详细地反映单位经费收支的全貌。各行政事业单位的季报,要求在月报的基础上加报基本数字表。
3、年报。
即年报(年度决算),是全面反映年度资金活动和经费收支执行结果的报表。
年度决算报表种类和要求等,按照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下达的有关决算编审规定组织执行。
(三)按编报层次分类
1、本级报表。
本级报表是反映各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和资金活动情况的报表。
2、汇总报表。
汇总报表是各主管部门和二级单位对本单位和所属单位的报表进行汇总后编制的报表。
基层会计单位只编制本级会计报表,二级单位和主管会计单位要先编制本级会计报表,然后再编制汇总会计报表。
(四)年终清理
年终清理结算和结账,是行政事业单位编报年度决算的一个很重要环节,也是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数字准确、真实、完整的一项基础工作。各行政事业单位在年度终了前,应根据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决算编审工作要求,对各项收支项目、往来款项、货币资金及财产物资进行全面的年终清理结算,并在此基础上办理年邊结算、编报决算。
年终清理是对行政事业单位全年预算资金收支、其他资金收支活动进行全面的清査、核对、整理和结算的工作。对任何一个单位来说,年终清理都包括对本单位财产全面清理及会计、财务活动的总清理。年终清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清理核对年度预算收支数字和预算领拨款数字
(1)年终前,财政机关、上级单位和所属各单位之间,应当认真清理核对全年预算数。
(2)逐笔清理核对上、下级之间预算拨款和预算缴款数字,按核定的预算或调整的预算,该拨付的拨付,该交回的交回,保证上、下级之间的年度预算数、领拨款经费数和上交、下拨数一致。
(3)为了保证会计年度按公历年制划期,凡属本年的应拨、应交款项,必须在12月31日前汇达对方P主管会计单位对所属各单位的预算拨款,截至12月25日止,逾期一般不再下拨。
(4)凡是预拨下年度的款项,应注明款项所属年度,以免造成跨年错账。
2、清理核对各项收支款项
(1)凡属本年的各项收入,都要及时入账。
(2)本年的各项应缴预算收入和应上缴上级的款项,要在年终前全部上缴。
(3)属于本年的各项支出,要按规定的支出渠道如实列报。
(4)年度单位支出决算,一律以基层用款单位截至12月31日止的本年实际支出数为准,不得将年终前预拨下一年的预算拨款列入本年的支出,也不得以上级会计单位的拨款数代替基层会计单位实际支出数。
3、清理各项往来款项
(1)清暂存暂付: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种暂存、暂付等往来款项,要按照“严格控制,及时结算”的原则,分类清理。
(2)清挂账:对各项应收款和应付款,原则上不宜跨年度挂账,做到人欠收回,欠人归还;
(3)清托办业务:对外单位委托代办业务,凡托办业务已结束的,要及时向委托单位清算结报,委托单位不得以拨代支,受托单位不得以领代报。
(4)清往来:应转为各项收入和应列支出的往来款项,要及时转入有关收支账户,编入本年决算。对没有合法手续的各种往来款项,要査明原因采取措施,该追回的追回,该退还的退还。
4. 清査货币资金和财产物资
(1)对账:年终要及时同开户银行对账。银行存款账面余额要同银行对账单的余额核对相符;现金的账面余额要同库存现金核对相符;有价证券账面数字要同实存的有价证券核对相符。
(2)调账:各种财产物资年终都必须全部入账,各单位应配备专人对全部财产物资进行全面的清查盘点。固定资产和材料的盘点结果和账面数如有差异,
第二讲: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表解读
四张财务报表
一、资产负债表
(一)资产负债表的概述
1、概念:资产负债表是反映单位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特定日期的全部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情况。
2、功效:资产负债表是会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供反映会计期末事业单位占有或使用的资源、承担的债务和形成的净资产情况的会计信息。
3、作用:
事业单位应当定期编制资产负债表,披露事业单位在会计期末的财务状况。资产负债表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体系中的主要报表,它能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在某一时点占有或使用的经济资源和负担的债务情况,以及事业单位的偿债能力和财务前景。
4、提供信息